遺產類別:傳統美術
遺產級別:省級
遺產編號:第五批Ⅶ-44
申報人/申辦單位:扶風縣文化館

“綠藍草”,顧名思義,就是以綠色和藍色為主組成的圖案。綠藍草分為“硬草”、“軟草”兩種樣式,“硬草”為直線構成的塊、面圖案;“軟草”則是用曲線來表現的各種圖案。彩繪時軟硬兼施,多姿多彩。

除了“硬草”、“軟草”,還有“卡子”、“朵子”、“博古”等彩繪工藝圖案,“卡子”也分“硬卡”、“軟卡”兩種,即直線與曲線的變化;“朵子”為花朵之意,圖案有菊花、蓮花等。還把各種文物、器物、吉祥圖案以及戲劇臉譜等,靈活地運用在彩繪圖案中,以提高文化品位,也使彩繪圖案更顯得古樸端莊、沉穩高雅。

綠藍草古建彩繪工藝,為民間老藝人李成甲所創。李成甲老藝人,家住扶風縣城關鎮扶東村教場組,2012年4月因病去世。兒子李功強得其真傳,現任扶風縣古建彩繪隊隊長,彩繪隊隸屬于扶風縣建筑總公司,取得了國家級資質認證。

近年來,古建彩繪隊先后承攬了烏魯木齊市依斯蘭教協會陜西大寺壁畫彩繪、甘肅嘉峪關城樓古建彩繪、岐山五丈原周公廟彩繪、麟游九成宮壁畫彩繪等大型工程項目。特別是為眉縣張載祠彩繪的壁畫,極受專家好評。

目前,扶風古建彩繪隊在省內外享有盛譽,雖有一定的發展空間,但由于綠藍草古建彩繪工藝技術含量高,工序復雜,圖案繁多,工藝技能很難掌握,工期又慢,費時費力,掙錢不多,學的人太少,后繼乏人;加之受市場經濟沖擊,吃力不劃算,發展后勁不足,面臨著諸多問題。